Skip to content
  • 作者:跬步虫子
  • 来源:公众号
  • 链接:点击访问

image

唐朝的权力架构在不同时期有所调整,但总体上基于唐初的结构进行小幅度变化。

虚职与荣誉称号

  • 三公:司徒、司空、太尉
  • 三师:太师、太傅、太保

这些职位多为虚职,不直接参与政务管理。

宰相制度

  • 宰相实行群相制和兼职宰相制。
  • 宰相通常由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的长官担任。
  • 宰相权力极大,能直接影响朝代命运,如李林甫的重用胡将导致安史之乱。
  • 著名宰相包括魏征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狄仁杰、张九龄等。

三省六部制

  • 三省: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
    • 中书省:制定政策,草拟诏敕。
    • 门下省:审核复奏,有权驳回。
    • 尚书省:颁发执行。
  • 六部: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
    • 吏部:文选、勋封、考课。
    • 户部:财政、民政。
    • 礼部:礼仪、祭享、贡举。
    • 兵部:武官选授、考课、武举。
    • 刑部:律令、刑法、徒隶。
    • 工部:土木水利工程、农林牧渔。

御史台

  • 最高监察部门,长官为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。
  • 下设台院、殿院和察院,负责监督弹劾官员、皇家礼仪和地方官员。
  • 全国分“道”进行监察,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、观察使、按察使。

事务机构

  • 台省官:三省及御史台,政务职官。
  • 卿监官:九寺五监,事务性职官。
  • 九寺:太常、光禄、卫尉、宗正、太仆、大理、鸿胪、司农、太府。
  • 五监:国子、少府、将作、都水、军器。
  • 大理寺与刑部分工不同,大理寺审理中央案件,刑部负责全国司法行政。

地方官制

  • 安史之乱前为州、县二级制,中后期增加“道”,变为道、州、县三级制。
  • 州的长官为刺史、太守,县的长官为县令。
  • 军事事务由都督府和都护府管理,都护府多设于边疆。
  • 景云二年(711年)设置节度使,负责边境军事领导调度。

君子慎独